7月1日,北京市工业合作协会(以下简称“北京工合”)常务副秘书长王羽贤一行,联合新材料领域专家及生产企业代表,赴中华老字号企业北京内联升鞋业有限公司总店开展考察座谈。

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搭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平台,推动专家团队走进传统企业,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。座谈会围绕玄武岩纤维、高分子聚乙烯、聚酰亚胺等新型材料在布鞋领域的创新应用展开深入探讨,初步达成多项合作意向,为百年老字号增添科技新动能。

作为市科协“千人进千企”科创公共服务工作站点(西城区)执行单位,北京工合始终以“服务企业创新、助力产业升级”为核心使命。自专项行动启动以来,协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整合高校、科研院所及产业链资源,组建跨领域专家服务团队,针对区域传统企业技术瓶颈开展“一对一”精准对接。
此次走进内联升,正是北京工合落实“千人进千企”行动的生动实践。内联升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,其手工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享誉海内外。然而,面对消费升级与市场竞争,企业亟需不断突破传统材料性能局限,提升产品功能性与附加值。北京工合精准对接企业需求,牵头组织新材料领域专家团队,以“科技赋能传统工艺”为主线展开深度对接。
02专家团队深入调研
玄武岩纤维等材料应用前景获关注
考察期间,专家团队详细了解布鞋从设计、制楦到缝制、检验的全流程工艺。在座谈环节,双方聚焦材料创新与工艺升级展开详细讨论,三种新型材料成为合作“试验田”:
玄武岩纤维:轻量化与耐久性的革命性突破
玄武岩纤维作为一种天然无机非金属材料,具有高强度、耐高温、抗腐蚀等特性。专家指出,若将其应用于布鞋鞋底或鞋面增强层,可显著提升产品耐磨性、抗撕裂性,同时减轻重量,解决传统布鞋易磨损、支撑力不足的痛点。内联升技术负责人表示:“玄武岩纤维的引入有望打破‘布鞋=脆弱’的刻板印象,拓展户外、运动等细分场景。”
高分子聚乙烯:超轻韧性与舒适度的完美平衡
超高分子量聚乙烯(UHMWPE)以其优异的耐磨性、自润滑性和抗冲击性,被视为“塑料中的软黄金”。双方探讨将其用于鞋底中层结构,在保持布鞋柔韧性的同时,增强鞋底回弹性和防滑性能。企业研发团队提出:“结合3D打印技术,可实现高分子聚乙烯材料的定制化鞋底造型,兼顾功能与美学。”
聚酰亚胺:高温阻燃与抗菌性能的创新应用
聚酰亚胺材料因耐高温、耐辐射、阻燃等特性,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。专家建议,将其纳米纤维融入布鞋内衬或鞋垫,可赋予产品抗菌、除臭、防火等功能,满足特殊行业或高端消费群体的需求。内联升市场部负责人认为:“这一创新将推动布鞋从日常用品向功能性防护用品延伸。”
此次考察座谈,标志着内联升布鞋向“科技非遗”转型迈出了重要一步,也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。未来,北京工合将继续以“千人进千企”行动为抓手,推动科技创新与传统产业融合落地,让传统技艺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新生,加快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,构建“硬科技+软环境”双轮驱动。